“经师易求,人师难得。”古人对师者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深刻认知,历经千年岁月,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,同新时代“躬耕教坛,强国有我”的教育家精神一脉相承。2025年6月11日,韩城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,学历处副主任高枭飞主持,全体教师参与。
段燕妮老师以《师爱:从子贡之辩到教育匠心》为题的专题讲座,恰似一场思想的甘霖,滋润着在场教师的育人初心,以深厚的理论底蕴与温暖的实践情怀,为本次技能练兵活动点亮了师德的精神灯塔。 段老师援引《吕氏春秋》“子贡赎人”的典故,抛出“善举怎样达成正向引导”“个人行为与群体价值如何平衡”等问题。指出当前教育的隐患:一方面,要警惕将“无偿补课”“带病工作”异化为师德硬性标准,避免教师陷入道德绑架的旋涡;另一方面,批判“摆拍式献爱心”“表演式奉献”的形式主义现象。她强调师道不应成为束缚,师德建设应从细微的“底线小事”做起,而非追求遥不可及的“崇高”。
她提出构建师德理论框架应以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为基础,师德底线是“不辜负岗位责任”,而不是一味强制“热爱”。通过案例,探讨教育评价中“师德动机”与“专业结果”的标准矛盾,引导教师重新审视“师德的专业性”内涵。 她以张桂梅事迹诠释责任之爱是教育使命与师德根基;借助《爱心树》故事,解读奉献之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;通过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,阐述尊重之爱是平等对待、倾听需求的智慧;以莫言忏悔故事为切入点,解读宽容之爱源于孔子“恕道”,倡导接纳学生差异、给予成长空间。从“责任、奉献、尊重、宽容”四个维度解构师德核心。
交流时教师们一致表示,此次分享让他们对师德有了全新且深刻的理解,对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。副校长贺纪全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本次讲座是对教育初心的“觉悟”和“唤醒”,也是对师德底线要求与师德绑架的一次理论研讨,更是一次对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实现师德目标的实操指南。他号召教师将“责任、奉献、尊重、宽容”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,践行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使命担当,同时还对教师专题讲座的题目构思、内容选材、讲授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。 从历史典故中挖掘智慧,到呼应时代对师德回归的现实要求;从构建师德理论规范,到探索师德实践路径,段燕妮老师的讲座如明镜般映照出师德本真。这场充满思辨与温情的讲座,为教师技能大练兵注入活力,引领韩城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们怀揣教育匠心,在探寻师爱真谛的道路上笃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