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作伴好课堂 诗海问道雅韵长 || 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⑨

2025-04-21

  微信图片_20250421104528.jpg


      为全面坚持“五育”并举,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实现高效课堂教学,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,4月17日,韩城教师进修学校“技能大练兵”活动在学校录播教室如期举行。社区办主任齐平军主持,邀请市教研室副主任郭静参加听评课,全体教师参与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104536.jpg


      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,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。陈鑫老师在授课时,以杜甫的经典诗句为引导入课堂,通过播放“安史之乱”的视频,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。通过“诗中见‘趣’——诗中寻‘喜’——诗外悟‘情’”三部曲,展现出古诗词教学的全新样态,让千年诗韵激发出蓬勃的爱国情怀。 诗中见“趣”:陈老师引导学生探寻诗中的“多”。一方面,发现古今异义词多,如对比“衣裳”“涕泪”等词的古今含义,让学生感受汉语的演变;另一方面,找出“蓟北”“剑外”等地名,通过地图,让学生了解了杜甫规划的回乡路线图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诗中寻“喜”:组织小组交流,让学生探究诗人“喜”的具体体现。从听闻收复河南河北“涕泪满衣”的喜极而泣,到“放歌纵酒”的欣喜若狂,深入理解诗人听闻收复失地后的喜悦之情。 诗外悟“情”:通过展示杜甫的其他诗作,对比其苦难经历,让学生感悟本诗中由悲而喜的心路历程,领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通过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,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,加深对杜甫诗歌风格和情感的理解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104541.jpg


       水本无华,相荡乃生潋滟;石本无火,互击而闪灵光。思想的碰撞、智慧的交锋,点燃了无数灵感的火花!评课环节,郭静主任对陈鑫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肯定,指出本课教学突出了六个度,讲授有温度,构思有创度,环节有梯度,教学有融度,延展有拓度,作业有层度。指出课堂能紧扣主题、思路清晰、三环设计、任务串联、由浅入深、素养贯穿、德育渗透、以身育人、切实达标,并提出了改进建议。老师们各抒己见,围绕课堂亮点与改进建议展开深入交流,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,在思维碰撞中探索更具实效的教学路径,将课堂观察转化为教学智慧,推动教师群体在思辨中深化认知,在实践中提升能力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104545.jpg


       齐平军副主任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。他指出,学校作为教师成长的“加油站”,将持续深化“研训一体”模式,通过开展更多优质课例研讨、教学策略分享、跨学科教研等活动,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,助力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,在反思中提升能力。他希望全体教师以陈老师为榜样,立足课堂主阵地,深耕教学基本功,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“养分”,自身专业发展的“印记”,共同为韩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进校人的智慧与力量。 教海无涯,研路有光。韩城进校持续开展技能练兵活动,秉持守正创新理念,持续优化多元课程体系,深挖教学研训潜力,全方位赋能教师成长,以扎实有力的举措,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破浪前行,培育研训一体的高质量教师队伍。

阅读1
分享